水生态修复治理 绘出灵秀新画卷
近日,2023世界运河城市论坛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分坛论首次对外发布典型案例,来自全球运河城市的25个案例入选,其中包括由绍兴市原水集团下属绍兴市清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实施的蜻蜓池生态修复项目,系绍兴唯一入选单位。
据介绍,蜻蜓池是绍兴市东大池公园西北侧一片相对独立的水域,早年频频发生蓝藻、浮萍聚集现象,造成水体污染,饱受居民诟病。到目前,蜻蜓池生态修复已两年有余,水质清澈,整潭池水如同一块碧玉静处城中,惹人怜爱。
浙东运河贯穿古今,滋养沿线城镇快速发展。作为浙东运河的核心区和主体,绍兴古运河(浙东运河绍兴段)自此也成了一座丰碑。近年来,绍兴市以“八八战略”为统领,以“治水再发力、誓夺大禹鼎”为目标,不断推进治水体系和治水能力现代化,积极落实河湖长制,使浙东古运河重焕生机,复苏千年水脉文明,带动城市深层次解决区域水环境问题,让城市更加灵动。蜻蜓池生态修复项目正印证了千年水脉文明的绵厚底色。
以生态修复的形式建设“美丽河湖”,这在绍兴市已经形成了一套经验。据统计,绍兴市域内共有7031条河道,串联成总长11009公里、总水域面积628.39平方公里的密布水网。多年来,绍兴市以建设“美丽河湖”为主线,全力推进“截、清、治、修”四大治水措施,赓续浙东运河千年的水上文明,走出了一条生态塑韵的城市发展之路。
解码治水顶层设计。进入“十四五”,“五水共治”迈向深化发展和巩固提升的新阶段,绍兴市围绕水环境质量高位稳定提升的总体目标,开展“找短板寻盲区查漏洞挖死角”(简称“找寻查挖”)专项行动,实现“美丽河湖”建设工作从“单打独斗”向全域化纵深发展,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络化治水体系,确保水质全面达标。
为推进该项工作走深走实,绍兴市按照《浙江省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技术规范》要求,深化“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打造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标杆镇(街道)及省级标杆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同时,加强防洪、排涝等水利项目建设,为农业稳产增收提供水利支撑,让人水相处更加平安。人水相亲,还体现在饮用水问题的解决上,今年初,该市通过高标准供水和节水行动,高分入选全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城市(县城)名单,为全国提供打造高标准城市供水设施体系、高水平城市供水管理体系和高均衡供水服务体系的“绍兴经验”。
除此之外,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推进“找寻查挖”数字化平台建设,实现治水工作“数字化”“智能化”。各地“智水”成果也是多点开花:越城区完成全省首个无人机全域自动巡河、高位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上虞区数智排水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列入“污水管网一张图”全省试点;嵊州市“找寻查挖”在线平台被列入“五水智治”数字化省级试点等,持续推进“五水共治”水环境提升。
在推进河湖水土保持工作的同时,绍兴市坚持“水岸同治”理念,实施“三个一”(一月一通报、一月一督查、一月一提醒)督导机制,通过镇街自查、县级互查、市级检查、无人机巡查、群众有奖举报等方式,全面排查“污水零直排”建设情况、违法违规排污现象、劣Ⅴ类水和黑臭水体反弹、河(湖)长履职尽责、涉水问题整改落实等问题,严格执行“挂号销号”管理,着力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
“治水工作,既要‘创建金杯’,更要‘百姓口碑’。”绍兴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绍兴市已连续三年实现全市128个县控及以上断面Ⅰ-Ⅲ类水比例、达标率均为100%;8个县级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群众治水满意度(幸福感)测评连续九年位居全省第四……今年又凭借出色的成绩再获“五水共治”工作“大禹鼎金鼎”,而这已是绍兴市第七次夺得这一荣誉。
下一步,绍兴市将深化开展“找寻查挖”专项行动和“碧水系列”行动,持续改善浙东运河沿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相互融合,让优秀文化传承与大运河发展结合在一起,不断推进治水体系和治水能力现代化,进一步擦亮“稽山鉴水”生态塑韵金名片,积极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借鉴示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