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海宁:新型配电台区亮相 居民光伏智能升级
3月1日,新型配电台区示范工程在海宁尖山新区(黄湾镇)钱江村山东湾台区正式投运。这是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针对台区传统运行模式的升级与突破,居民光伏进入智能互动时代。
绿电赋能,果香怡人。钱江村是远近闻名的水果采摘胜地,这里利用山水资源发展出了一条集水果采摘、民宿农家乐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风景线。截至2021年底,这里共有19家光伏并网的用户,光伏装机容量79.4千瓦。光伏的安装优化了当地的用能结构,为发展注入绿色的动力,也改变了山东湾台区的传统运行模式。
“台区”是指一台变压器的供电范围及区域。近年来,以居民光伏为主的新能源大量接入,充电桩、储能等新型供用电设备也大量铺开,配电台区的形态打破固有模式,为电网经济高效运行带来新挑战。针对这一现象,国网浙江电科院联合浙江海宁市供电公司组成技术团队,在钱江村山东湾台区共建新型配电台区示范工程,通过安装新型设备对居民光伏进行改造升级,探索制定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配电台区应用技术路径与实施方案。
“山东湾台区既有光伏新能源,同时因为发展乡村旅游,有比较大的用电需求量,是比较典型的‘新型源荷台区’,所以选择这里开展示范工程建设。”浙江海宁市供电公司员工王大健介绍。海宁尖山新区也是全国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起步最早、发展最好的区域之一,是新型电力系统“海宁模式”建设的主阵地。
此次示范工程涉及“户用光伏调节”、“台区优化运行”、“充电桩有序充电”等多个场景,部署低压配电智能终端21套,实现配电台区信息全感知。“该工程实现对居民光伏的‘可观’、‘可测’、‘可调’、‘可控’。通过自主研发台区优化运行算法,建立充电桩和光伏互动机制,实现了台区电压平衡,减少因新能源和多元负荷带来的冲击。”国网浙江电科院技术专家李鹏介绍。该工程在打造“零碳村庄”的基础上,也为新型配网技术提供了试验场景,可开展了适应于新型配电台区的居民光伏调节等技术路线的实测论证。
本次示范工程的顺利投运,为国网浙江电力针对新型配电台区的新技术实证提供了“试验田”,为加快低压配电网新技术规模化建设与应用提供坚实保障。后续,国网浙江电力将持续开展相关先进技术的测试论证与迭代,此外还将完善台区改造的相关规范与标准,为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贡献核心科技力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