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宁市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印发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被作为重点纳入
“这是针对您家的企业具体用能情况和我们的一些用能建议。”2月22日,浙江海宁市供电公司员工走访海宁永力陶瓷有限公司,为企业负责人送上一份企业能效报告,“这也是我们对海宁《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的积极响应。”
今年2月10日,海宁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海宁市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围绕加快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组织开展“八大”行动,加快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行动计划》指出,海宁将实施清洁能源替代行动。到2025年,光电、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突破1800兆瓦,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17%左右,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180兆瓦以上。海宁将谋划实施“一五十百千万”为代表的能源的建设,规划构建工业园区、校园、居民等多场景新能源应用,创建“低(零)碳学校”、“绿色(低碳)园区”、“低(零)碳村(社区)”等多个示范样板,其中新型电力系统“海宁模式”建设被作为重点内容纳入其中。
根据《行动计划》,“十四五”期间,海宁将进行“千家企事业节能改造”与“万家户用光伏安装”行动,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一系列节能改造。目前海宁已建成中央空调柔性负荷10户,可调节负荷6兆瓦,是通过调节空调负荷来达到节能的“智慧楼宇”。除此之外,对于目前能耗较高的企业,将通过“供电+能效”等手段,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在能源领域,新能源占比不断扩大,能源利用率不断提升,能源结构向低碳转型。根据海宁市去年12月出台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实施意见》,近两年海宁将开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储能建设,预计建成50兆瓦/100兆瓦时的集中侧储能电站1座、4兆瓦/8兆瓦时的电网侧储能2座。在尖山新区工业园,新能源装机容量达31.48万千瓦,光伏铺设面积占可利用屋顶面积比超过60%,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超过30%。基于良好的新能源基础以及源网荷储四侧资源的完备,尖山新区将试点全新的“风光电储能”区域综合能源站,协调多种能源系统,进一步提高区域供能的经济性与环保性,实现区域性低碳运行。
在居民生活领域,未来的生活方式也将不断向绿色化转变。在港湾式公交停车站和航海城际沿线停车场内,一个个“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将先后落地,“车棚+屋顶”型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将取代传统屋顶,实现充电、照明等功能的自给自足。海宁袁花镇欣悦佳苑的居民屋顶光伏,自2016年运行至今,居民98%的用电都来自光伏,几乎实现了光伏电的“自给自足”。去年12月,海宁市第一中学、海宁市高级中学2座分布式光伏顺利并网,建设了“低(零)碳学校”的首个样板。未来,越来越多的“低(零)碳”场景将不断上线。
随着绿色发展行动计划的不断推进,海宁市新能源占比将逐渐提升,构建一张新型电网以适应大规模新能源的接入势在必行。2023年前,海宁尖山将开展新形态配电网建设试点和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新一代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四侧资源将统一接入至系统进行统一规划管理,预计到2025年实现海宁全域覆盖,区域电网可靠性提升至99.99%,新能源就地消纳100%,全面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海宁模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