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强县 美丽富民 象山:蹄疾步稳奔向共同富裕
风劲帆满海天阔,俯指波涛更从容。
孟夏时节,东海之滨象山半岛草木葱茏,生机勃勃。松兰山景区,碧海畔亚运会帆船场馆已经竣工,静待四方来客;工业重镇西周,以生物基可降解新材料产业基地为代表的海洋产业项目火热建设;蟹钳港畔茅洋乡,村民众筹景区,游人如织;柑橘之乡晓塘,各类新品种柑橘花香飘荡,承载着橘农对丰收的希望。百舸争流,殊途同归,象山正在以昂扬姿态奔向共同富裕宏伟图景。
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近年来,在如何做大“蛋糕”、分好“蛋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关键问题上,象山进行了不少探索。去年,象山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60773元和35557元,分别增长3.4%和6.3%,城乡居民收入比1.71∶1。
海洋强县,美丽富民。象山正在以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做大做强海洋产业,创造多元创业就业机会为牵引,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在做大蛋糕的同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城乡内生动力,切好蛋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增添更多象山元素。
产业趋强 壮大海洋经济
实现共同富裕,首先要有产业作支撑。只有丰富完善的产业基础,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抓好就业才能稳固共同富裕的基础。迈上新征程,象山如何进一步做大共同富裕的“蛋糕”?唯有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才能筑牢区域繁荣、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
几天前,宁波生物基可降解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动工建设,该项目落户象山西周镇,总投资约51亿元,将形成以第三代秸秆乳酸技术为核心的年产30万吨乳酸、20万吨聚乳酸、10万吨聚乳酸纤维的生产基地,预计年产值约108亿元。
西周镇是象山工业重镇,正在打造以工业为特色的美丽城镇。该镇以抓项目促投资增动能促发展为契机,通过不断完善产业链,打造项目投资“大磁场”,带来更多创业就业机会。去年,劳伦斯数字化超级工厂、达时模具等亿元产业项目顺利开工,大唐电厂封闭煤场改造、长路公司迁建等9个项目竣工投产,投资超10亿元的峰梅汽配园等一批高能级项目达成落地意向,“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意识深入人心。
2018年底,以象山半岛为主体的宁波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成功获批,吹响半岛向海图强“冲锋号”。
推进海洋经济重大项目建设,为做大蓝色经济的增量赋能。象山国际水产保税冷链物流基地万吨级码头临时设施项目2号冷库设备安装完成,去年完成投资0.8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33.74%;总投资14.7亿元的日星大中庄扩建项目已投产……象山不断加码发力,向海洋要增长动力。
海洋经济的重点是制造业。象山提出了构建“123”百亿级产业集群的蓝图:发展壮大临港装备这一核心产业集群,改造提升汽模配、纺织服装两大传统产业集群,培育形成功能材料、绿色能源、海洋生物三大新兴产业集群。
目前,象山正围绕“123”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做好相关产业规划,聚力打造一批竞争力强的标志性产业链,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抓好海洋经济发展。今年前4个月,象山累计签约项目36个,总投资124.6亿元。
“三清三美” 同创共富环境
实现共同富裕,归根结底就是要让群众过上好日子。象山不断激活农村沉睡资产,打通资产变资本的渠道,使群众真正参与到发展进程中来,享受到发展的果实。
象山风景秀美,旅游资源丰富。去年,象山推出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这一全域旅游新IP,打造“万象山海、千年渔乡、百里岸线、十分海鲜、一曲渔光”有机叠合的美好目的地。该海岸线串联起象山独特的山海风光、半岛风情、渔家民俗等海洋旅游资源,构成了宁波“特色最鲜明、资源最集中、业态最丰富、产品最完善”的黄金海岸线和半岛风景带。
美丽资源带来共同富裕的基础要素。在茅洋乡,全域可旅游,村民参与到旅游产业中来,众筹建设旅游项目,青山绿水成为村民致富的资产要素。几年前,银洋村还是一个交通闭塞的小山村,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自外出打工,村集体经济捉襟见肘。为此,村民共集资423万元建设乡村欢乐世界,打造游玩设施。专业运营交给专业团队,象山茅洋乡蟹钳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全程参与了项目的设计与建设,并承接项目进行运营。公司负责人刘建江表示,只有打开市场才能让旅游项目获得真正收益。这个众筹项目持续成为宁波“网红”景区,前来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
去年,景区一共运营3个半月,累计接待游客28万多人次,门票收入近160万元。今年一月,银洋村进行旅游项目分红,全村106户村民共分得137万元的营收红利。除了分红,不少村民成为景区运营的一员,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同时,凭借该项目,村集体以资源入股,也获得30多万元收入。
随着亚运会帆船帆板项目落地象山,该县也将以更加美丽的姿态迎接四方游客。为抢抓亚运发展机遇,推进美丽象山建设,象山县全面实施深入城乡品质提升“三清三美”行动,按照“一年攻坚、两年提质、三年进阶”目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清洁田园、清洁山体、清洁水面和美丽村社、美丽廊道、美丽港湾行动,全面改善城乡人居环境,集成打造一批展现“山海风貌、田园风光、半岛风情”的美丽示范窗口。
先进带头
拓宽增收途径
共同富裕,核心之一落在“共同”两字上。做到这一点,就是要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逐步达到全体人民物质生活普遍富裕、精神生活普遍富足、社会生活普遍公平。
晓塘乡正在打造橘香浓郁的美丽城镇。该乡成立专业柑橘产业联盟,由经验丰富、渠道广阔的种植户带动普通农户进行种植,并提供专业化服务。
绿创农场的“85后”张燕从日本学成归来后,主动帮助周边橘农防御橘树常见疾病,宣传“明日见”“绿美人”等优品柑橘的种植优势,引领橘农种植精品柑橘,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在张燕的带领下,如今,月楼村80%的农户将“大叶尾张”等低端柑橘品种嫁接为“红美人”柑橘,栽培面积超过500亩,亩均收入超过8万元,比原来增长30倍以上。随着精品柑橘产业越做越大,该村成立七彩月楼果蔬专业合作社,由此,单打独斗的散户果农开始走向抱团致富,去年“红美人”柑橘产量60万公斤。
当地开启“橘梦空间”创业计划,精心设计“晓橘嫂”美食系列包装,完成“晓橘嫂”商标注册,成立橘嫂销售团队,带动橘农打通线上线下销路。2020年,经“晓橘嫂”售卖的柑橘量占全乡三分之一以上。
实现高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发展,农民增收是关键。象山始终将农民增收放在重中之重位置,坚持政策、资金、要素优先,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前不久,象山下发的《实施“3435”乡村产业振兴行动方案》提出: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象山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6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68:1。
文明滋养
润泽共富之风
共同富裕不能光看群众钱包有没有鼓起来,也要看精神是否“富”起来。象山在乡村治理中积极融入道德“因子”,实施新乡村道德提升行动,树婚丧新风、传优良家风、扬最美民风,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在象山,婚丧礼俗攀比风曾经一度盛行。从2016年4月起,一场移风易俗的战役在全县打响。村民自发约定酒席最高标准,提倡吃自家养的、自家酿的、自家种的。象山把“三自”等各地创新做法总结提炼后,形成统一制度并纳入村规民约。革陋习、树新风,传家训、颂家风。家风是家庭的精神内核,更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山挖掘流淌在田野上的家训故事、家风箴言,使其焕发新时代的感染力。
自2019年10月被列入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县以来,象山突出“善行象山”主题,坚持群众需求导向,盘活农村阵地资源,搭好文明实践载体,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干事创业热情不断激发,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提供了“半岛样板”。至今,象山已建成1个文明实践中心、18个文明实践所、385个村(社区)文明实践站、736个文明实践点(基地),构建起横向到边全覆盖、纵向到底无盲区的文明实践服务网络,打造“15分钟新时代文明实践圈”,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强化数字赋能,建设文明“大脑”,推进文明实践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象山推出新时代文明实践电子地图,将全县的文明村镇、道德模范馆、农村文明示范线等实践示范点串珠成链,只要手指轻轻一点,便能一图走象山、一图览文明,从而打造“指尖上的文明实践”。同时,该县搭建“善行象山云课堂”,把理论传播、文艺汇演、科学普及等活动“搬”进网上课堂,让群众足不出户便能接受教育。
与此同时,象山开展“四百行动”,在文明实践品牌化中,让城市更文明、让农村更美好、让群众更幸福。象山开展“百姓大讲台、百姓大舞台、百姓大擂台、百姓大篷车”活动,使文明实践热在日常,成风化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